腊月十五,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这一夜是充满温暖和团圆的。虽然时光荏苒,但在我的记忆中,这个节日仍然如昨日般鲜明。那是1981年的腊月,寒风凛冽,却丝毫不影响我们一家团聚的气氛。年少的我期待着与亲人在一起,共度这个特别的时刻。
在农村的冬夜,满天的星星仿佛在为我们的团聚照明。母亲在厨房忙碌着,锅里的饺子在水中翻滚,散发出诱人的香味。我和哥哥在旁边嬉闹,偶尔停下来偷偷瞧瞧母亲的手艺。那一刻,家的感觉愈发浓烈,每一个瞬间都让我心中充满温暖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母亲终于端出了热腾腾的饺子,饺子皮薄馅多,令人垂涎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桌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美食,欢声笑语不断。母亲总是会讲述一些过往的故事,而我则认真聆听,恍若置身于那一段承载着浓厚乡愁的记忆之中。
腊八节后,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,满街都是忙碌的身影和喜庆的氛围。老李头家里已经杀好了年猪,腊肉挂满了墙,散发出特有的香气。我们家虽不富裕,但年年过年,家里总是会留下一些腊肉、腊肠。父亲说,年年有余,年猪便是家里富裕的象征,每到腊月,总是让人觉得满心欢喜。
腊月十五的晚上,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,一边吃着饺子,一边畅谈着过去一年发生的点点滴滴。父亲曾在外打工,提供着家里的经济支持,那一年他回来了,脸上的微笑让我们倍感安心。我们分享着彼此的故事,心中都有一种归属感,这种情感在寒冷的冬季尤为珍贵。
这一夜,窗外的雪花轻轻飘落,世界被银装素裹。母亲和哥哥帮我挂灯笼,红彤彤的灯笼映衬着夜空,透出一种温暖的光辉。我们一家人拿着烟花,兴奋地在院子里舞动,笑声和烟花一起飞扬,交织成璀璨的画面。这是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,是血脉相连的温情。
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还会向外走访亲戚,每一处都有着不同的年味。阿姨家总会准备好丰盛的年夜饭,米酒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。在亲戚的屋子里,总能感受到浓厚的亲情,每一声祝福都是对新年的期待。腊月十五的团聚,成为了我心中永恒的记忆。
时光荏苒,这样的腊月十五虽然已过去多年,但每当我回忆起来,内心总会涌起一股暖流。如今的我身处城市,生活节奏变快,忙碌的日常常让我忽视了这些简单而美好的时刻。可每当快到冬季,脑海中却忍不住浮现出父母忙碌的身影,以及那一度团聚的热烈场面。
腊月十五,这一天承载的,不仅仅是丰盛的美食与热闹的欢笑,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那种深厚的情感。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虽然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物质,但却难以替代那种陪伴和关爱。正是在这种随着岁月增长的思念中,腊月的传统意义愈发凸显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团聚的方式或许会有所不同,但那份对家的归属感始终如一。或许未来的腊月十五我们不再能如童年时那般简单快乐,但心中那份温暖与记忆将会陪伴我走过每一个冬季。这个节日所传递的爱和团结,永远不会被时光冲淡。
回首1981年的腊月十五,仿佛就在昨天,温暖而亲切。即使生活再忙碌,也希望在每个腊月的夜晚,能与亲人共度,传承这一份厚重的家庭情感。愿每个人都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,将家与爱的温暖延续下去,让这个温暖的节日在未来的日子里,更加丰盈而美好。